欢迎光临老山精神干部教育网!
温馨提示:
您当前的位置: 主页 > 英雄老山 >

老山精神是怎样铸就的

2016-06-01 16:29:16

点击:737次 | 【大】【中】【小】

来源:未知


      1984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一举收复被越军侵占的老山、者阴山,并进行了长达6年的轮战,“两山”将士和参战民兵民工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艰苦奋战,无私奉献,边疆各族人民踊跃支前,为“两山”战斗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时任国防部长张爱萍登临老山主峰,挥毫题写“老山精神万岁”。
      老山精神是首战部队创造的、轮战部队丰富和发展的、云南边防部队长期发扬光大的、边疆军民共建的、原昆明军区和成都军区总结归纳的、中央军委充分肯定的、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的一种伟大的时代精神。其内涵包括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甘愿吃亏的无私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不畏一切艰难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首战部队发奋蹈历孕育老山精神
      1984年4月28日,14军40师118团、119团及配属部队奉命收复老山。整个老山地区炮声隆隆,硝烟弥漫,老山主峰一带的植被被炸得荡然无存,露出红土,山间的竹木被炮弹切要斩断,146、168等高地的岩石被炮弹炸成一片白花花的碎石,越军阵地工事被摧毁。步兵仅用9分钟就占领662.6高地,5小时20分钟占领老山,到下午3点30分,全部占领662.6以东20多个高地。人民解放军用鲜血和生命洒满了山峰,仅在老山主峰就有223名将士壮烈牺牲,战斗英勇、惨烈。4月30日,11军31师及配属部队收复者阴山。在战斗中,将士们英勇善战,机智果敢,前赴后继,顽强拼搏,连续战斗,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压倒敌人,战胜困难。从发起进攻到全线收复,用了5小时35分钟,以牺牲不到100人的战绩胜利收复者阴山。“两山”将士坚信首战用我,用我必胜;英勇顽强,奋勇杀敌,攻必克、守必固、战必胜。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创造了许多气吞山河、威震敌胆的英雄业绩,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尊严。
      由于“两山”地形条件和环境较为恶劣,所有攻击阵地都是无路可走,不是深沟就是峭壁,不是密林就是越军埋设的地雷,不是越军布下的铁丝网就是越军设置的暗坑,每前进一步都十分困难,可以说将士们在战斗中全是用鲜血和生命开辟道路。将士们没有被困难吓倒,以排山倒海之势,勇往直前,艰苦奋斗,前面的战士倒下,后面的战士踏着血迹继续往前冲;有的多处负伤,仍然坚守阵地;自己身负重伤还叫战友们别管,依然用火力掩护战友;肠子打出来用手捂着继续战斗;被地雷炸伤炸断腿脚也不顾自己安危,把抢运的担架让给其他战友;有的头部、胸部多处受伤,准备送下阵地,却坚决不肯,仍继续英勇杀敌;有的钢盔被弹片击穿,头部血流如注,坚持不下火线;有的负伤了也坚持用弹夹押子弹供战友战斗;战友牺牲了不离不弃,将烈士遗体安全运回。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践行了“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誓言。
      老山主峰海拔1422.2米,山脚下的船头海拔107米,比高相差1315.2米,海拔高差悬殊较大。老山地区山高坡陡、竹林茂密,山路崎岖,接近主峰坡度达六七十度,主峰正北面是60多米高的悬崖峭壁,无法攀登。上老山主峰就是踏着将士们向主峰发起进攻时踩出的小毛路和收复老山后抢修的台梯而上。由于老山坡度大,那台梯是用一根根竹木条、竹木桩挡土修筑的,每台约有70到80公分高,有的甚至将近1米,上去阵地是一步一步地蹭着膝盖上,要是全副武装或肩扛弹药,前进每一步都十分吃力。走下阵地是蹲着一脚一脚地往下行,上下只能沿着战时开辟的狭窄通道,不小心就会滑到,还有触雷的危险。上到阵地就不想下山,走下阵地就不想上去。运送1名伤员或烈士时,需要8到10个人才能抬下来,行进中要等在后面抬的人先蹲下了前面的才能慢慢往下走,进行艰难。部队和支前民工向所有阵地运送弹药、食物,都是徒步行进,沿着边民生产生活行走的羊肠小道通行,晴天汗流浃背,雨天泥滑路烂,前送后运都相当困难。到其他阵地,要么经过尚未排完地雷的雷场,要么经过敌人的火力封锁地带,要么穿过敌人眼皮底下的“百米生死线”,要么经过吊起绳索上下的悬崖峭壁,条条小道艰难险阻,每时每刻都意味着流血和牺牲。
      在前沿阵地,交通壕壁山、猫耳洞门口、防炮洞门口到处摆放着打开箱子的子弹、手榴弹,并把手榴弹弹盖扭松,严阵以待。阵地周围地雷密布,在行动中看到地雷就在脚边,也必须小心翼翼地踩着前面的脚印前进,有的脚步有将近1米远,但也得跟着踩去,手还不能乱摸边上的竹木,否则,随时都有触雷的可能,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在收复“两山”战斗中,将士们都是居住在岩溶洞用塑料布搭建的小棚里、驻守在猫耳洞和坑道内,非常潮湿。在阵地上吃的是压缩干粮,即使有饭食也全靠炊事班的同志翻山越岭从5公里外送去,一天只能吃上一顿用塑料袋装起来并且已冷凉的饭菜。遇到越军长时间炮击或打冷炮时,就连用塑料袋装起冷凉的饭菜一两天吃不上也是常有的事。有时吃冷凉的牛肉罐头,那牛肉冷凉,牛油糊嘴,吃起来很恶心,但也只有硬起头皮充饥。有时连干粮也没有,忍受着饥饿坚守阵地。后来为每一个班配备了一个煤油炉,并送去煤油供热罐头、煮面条之用,将士们的食用问题才有了一点缓解;喝的是冷水不说,并且冷水都是靠支前民工从几公里外送去的,每人三四天才分到一壶水。水不够喝,遇到下雨,大家就用塑料布接雨水喝;晴天时,唇干舌燥,只能在早上接几滴树叶上的水珠润润喉咙。晚上裹着雨衣在哨位上半坐半躺露天而宿,遇上大雨淋漓的夜晚,就只有穿上雨衣坐着熬通宵。老山地区蚊子既多又大,晚上咬得令人无法入眠。有时打个盹醒来,被蚊子叮咬得到处都是疙瘩。后来为阵地上的每一位将士配发了一顶特制的防蚊帽,才解决了夜间在阵地上被蚊虫叮咬之苦。有的夜间站岗放哨争先恐后,总是想让其他战友得到更多的休息;后方用塑料袋装着的饭菜送到阵地上也总是互相推来推去,都想让战友多吃一点,后方用塑料桶、塑料袋装着的水送到阵地上,节约又节约;有的拉肚子,软得无力,依然坚守在阵地上。在前线,“宁让自己鲜血流,不让祖国寸土丢”,“宁可前进一步死,决不后退半步生”,成为首战部队共同的誓言和战斗行动。攻似猛虎,守如泰山。为祖国和人民立下了丰功伟绩。首战部队将士以忠诚、职责、担当和所思、所想、所做,孕育而铸就了老山精神。
轮战部队勇往接力滋育老山精神
      收复“两山”后,我军于5月15日由自卫还击作战转为防御作战,者阴山地区战事趋于缓和,而老山地区成为敌我双方军事斗争“热点”。越军于6月12日、7月12日反复以师、团规模的兵力,向我老山地区防御阵地一次又一次反扑,企图再次抢占我老山地区一线阵地。尤其是7月12日,越军不甘心失败,以共计六个团的兵力对我一个团的阵地展开疯狂大反扑,我军以猛烈的炮火和步兵的舍生忘死、英勇冲杀,共歼灭敌人三千余人,越军惨败,大战打得惊心动魄。由于越军对我老山地区拉锯战频繁,我军被迫持续对越防御作战,七大军区奉命派部队轮战,空军和地空导弹部队也先后在老山战区轮战待命。
      7月17日,11军32师奉命出征老山对越防御作战,7月25日开始首批接守阵地,8月1日凌晨前接防完毕,8月4日零时32师正式行使老山地区对越防御作战指挥权,从而,拉开了老山对越防御作战序幕,并持续进行了长达6年的轮战。各轮战部队防御作战都有6个月左右的时间。
      老山地区对越防御作战,主要集中在662.6高地、那拉和八里河东山三个地区,敌我双方防守和争夺的重点又集中在662.6高地和那拉一带。各轮战部队在防御作战中,既要适应山高、坡陡、林密、沟深、炎热的自然环境,又要抗住敌人的反扑和骚扰;既要坚守着防御阵地,寸土不丢,又要肩负着对我前沿阵地严重威胁的越军阵地进行拔点作战。在战斗中,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英勇行为无处不有;身负重伤仍继续坚持战斗的壮举依然不断涌现,以惊人的毅力艰苦奋战,精忠报国。
      在前沿阵地防御的将士和侦察分队深入敌人阵地前潜伏,有的裤管撕烂就卷起来当短裤穿,裤裆破烂就向卫生员要几张医用胶布粘贴着穿,上衣磨烂照样穿着,鞋子被汗水和雨水染得黑油油的,鞋子烂了就采草藤将鞋底绑在脚掌上穿;那的确良军衣被汗水染得发白,全身被泥巴裹得像黄牛一样,人人浑身是汗,浑身是泥,非常疲劳;有的成月数没有洗过一次脸,没有刷过一次牙,没有洗过一次头,没有换过一次衣服,没有好好做起吃过一餐饭,没有好好睡过一次觉,没有换过一次鞋,没有洗过一次脚,脚丫烂得发白而流血、流脓。还有的男兵在前线几个月没有理过一次发,头发长得像女士一样,年长的男兵几个月没有刮过一次胡子,走下阵地后一起入伍的老乡和战友看到都已辨认不出。老山地区气候炎热,在那潮湿的猫耳洞或战壕里,由于长时间没有洗澡,有的同志裆部烂得通红,疼痛得咬牙闭眼,走起路来就像孕妇走路似的。晴天时,将士们只好上身赤裸,裤脚编起至膝盖享凉,有时只穿裤衩,身背冲锋枪,腰挂手榴弹,静悄悄地坚守在阵地上。下大雨时,猫耳洞、防炮洞进水,白天、晚上都是在里面蹲着防守,坐不成,睡不成,脚蹲麻木了只有穿着雨衣出洞活动一下,忍受着那难熬的时光。战壕里积水,也要穿着鞋像过河一样监视着敌人动向,固守阵地。被敌人炮击时就在猫耳洞、防炮洞里坚守。夜间在猫耳洞、防炮洞里蜷缩或在哨位上熬夜。有时就是一个人独自在黑夜中坚守哨位,一夜不能合眼。
      在战斗间隙,轮战部队在战火燃烧的战场——八里河东山下的芭蕉坪村,用两顶帐篷当教室,用炮弹箱当桌椅,建起“帐篷小学”,两名士兵身着军装担任老师,打着赤脚、衣服破旧的9名失学儿童召集在帐篷里,伴着隆隆枪炮声,迎来了儿童的朗朗读书声,点燃了硝烟弥漫里的孩子心中的希望。创办初期,学费全部来自轮战部队和边防部队官兵的捐款。部队轮战走了一批又一批,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都把“帐篷小学”同移交阵地一样完整地移交下来,轮战轮教,始终没有因轮战而停教断学。学生从起初的9名,发展到后来的100多名。
      各轮战部队坚持作战、共建两手抓,“胜利之师、文明之师”两个形象一起树;保卫边疆安宁,建设边疆文明两副重担一起挑,以实际行动开展军民共建。有的在驻地开展军民共建文明学校,派出干部担任学校兼职教员和辅导员,拨出经费为学校添置教材、图书和课桌,学生升学率大幅度提高;有的为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开办扫盲夜校,帮助识字,帮助脱盲。有的开展军民共建文明村寨,为村民治理脏乱差,改善居住环境;有的军民共建停车场,军车、民用车依次停放,改善停车混乱现象。有的军民共建道路、桥梁,改善当地村民人畜饮水;有的开展军警民联防,使边境村寨成为坚强的边防哨兵。轮战部队将士同样在生与死、苦与乐、得与失的考验和锻炼中,以守边关、洒热血、献生命的英勇行为和保卫边疆,建设边疆豪情,滋育而铸就了老山精神。
边防民兵并肩战斗共育老山精神
      在“两山”战斗中,麻栗坡县边防哨所民兵面对和处于天天有枪声、月月有战斗的环境中,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坚定沉着,英勇顽强,敢打敢拼,一次又一次打出了中国边防民兵的威风,牢牢守住了阵地,守住了哨所,保卫了家乡,保卫了边防。如,长田民兵哨所在模范哨长、一等功臣骆科帮的带领下,配合部队收复者阴山。在战斗中,哨所全体民兵团结一致,与面对面之敌展开了9次激烈的拼搏,取得了毙敌2名,伤敌数名,摧毁了敌观察所2个、暗堡1个、高重机枪各1挺、住房1栋和其他军事设施的战果;麻栗堡哨所坚不可摧,多次击退敌人进攻;南温河哨所坚守阵地,英勇反击,与作战部队共同歼灭敌人,显示了边防民兵并肩战斗的巨大威力;马崩哨所民兵,舍生忘死,浴血奋战,每一次战斗都是以较小的代价换来大的战绩。一个个打不烂、炸不掉、摧不垮、越打越坚固的民兵哨所依然屹立在边防线上,展现着边防民兵的风采。
      边防民兵同仇敌忾,与作战部队并肩战斗。如,55岁傣族民兵英雄鲍朝元,在36年的民兵生涯中,共配合边防部队作战50多次。对越防御作战担任民兵联防指挥长以后,2次组织指挥围剿越特工的战斗,毙敌1名,伤敌2名,俘敌2名。他7次为侦察分队带路,深入“虎穴”了解敌情和抓俘虏。有一次带领侦察分队在敌人眼皮底下潜伏了8个昼夜,一举歼敌44名。他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他家9口人四世同堂,有5个民兵,三代人荣立战功;苗族民兵营长、边防民兵英雄、一等功臣王和文,两次带领部队抵近侦察和出击作战,三次自告奋勇,给侦察分队和穿插部队当向导,机智巧妙地把部队带到了敌人的鼻子底下,选择了一条最佳冲击道路,使我军迅速夺回了八里河东山,大大减少了伤亡,扩大了歼敌战果;二等功臣段光祥烈士,是民马四连的民工,在老山战斗的紧要关头,前沿阵地急需炮弹,但上山的通道被越军炮火封锁,他英勇无畏,肩扛两枚火箭弹送往主峰阵地,越军炮弹在他身旁爆炸,弹片击爆了他怀里的火箭弹,不幸壮烈牺牲在距离老山主峰阵地不到200米的地方;苗族民兵班长、战斗英雄杨昌荣带领民兵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打了2次漂亮的伏击战,毙敌3名,伤敌2名,缴获冲锋枪3支,狠狠地打击了越特工的嚣张气焰,有效遏制了敌特的袭扰,保护了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八布乡武装部原部长、“边防模仿武装干部”、年过半百的李正安,一心扑在边防事业上,带领民兵守卫祖国边防,护卫群众的家园,动员、组织200名民兵,1200多人次为部队前送后运,配合部门执勤414次,8次带领部队深入敌腹地侦察,4次带领民兵配合部队作战。
      在参战的日子里,民兵们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没有吃过一餐好饭,整天浸泡在雨里、血里和汗水里,同人民解放军一道同甘共苦、同命运,不惜献出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民兵单独作战85次,毙敌、伤敌、俘敌168名,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及军用物资。在参战中有42名民兵光荣牺牲,47名民兵光荣负伤。边防民兵以崇高的思想,较高的战斗觉悟,严密的战斗纪律,顽强的战斗作风,保家卫国的豪情壮举,共育而铸就了老山精神。
边疆人民同心协力哺育老山精神
      在收复“两山”战斗中,麻栗坡县仅两天时间,就组建了三个担架连、四个骡马连,配属部队作战。县委、政府领导都亲临前线指挥民兵支前参战,组织群众疏散隐蔽。地处前沿的乡镇党政领导,都在第一线坚守岗位,组织调运各种物资,保证部队的后勤供给,与支前民兵、民工共同战斗,全县各级领导没有一人擅离职守,都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前线将士排忧,为参战民兵解难。为保障战斗胜利,各条战线全力以赴。交通部门积极抢修公路,全体职工守候在养护道班确保公路畅通;水电部门努力改善部队饮水条件和供电保障;邮电部门组织线路抢修组,哪里线路炸断,就冲向哪里修复;粮食、商业部门全力组织调供粮油和蔬菜等等。
      老山主峰是越军不分昼夜炮击的重点,严密封锁通往老山阵地的每一条通道。加上连日阴雨,上下十分困难,送弹药、抬伤员,举步艰难。虽然老山山高坡陡,步履艰难,但是支前民工不怕艰难险阻,克服一切困难,勇往直前。运送弹药的骡马上不去,就前拉后推甚至将驮子取下来扛在肩上,让骡马上去了再拿驮子给骡马驮运,要么就人背人扛。从阵地上运送伤员、烈士时,前面的要用双手把担架举过头,后面的要弯腰爬行才能使伤员烈士平稳与安全运送。担架不够用,就背着伤员、烈士走。在前送弹药、修筑工事木料、钢架时,有的肩上肉皮磨破了也不喊痛,出血了也不说疼,衣服磨烂了也不吭声。在者阴山战斗中,长田民兵哨所15名民兵,分批轮换坚守阵地和往者阴山送弹药、抬伤员。者阴山民兵14个民兵和4个群众上山抢运伤员时,民兵古德才见担架不够用,就用身子背,接连背下2名伤员。
      在边境线上,民兵为部队带路送信、接送伤员、运送弹药、送粮送菜随处可见;各族人民有力出力,有物出物,全力以赴。原马林乡的堡上生产队64岁吴章能,带领一家3代将50背木柴送到部队驻地,供部队烧用。原董渡乡的荒田生产队群众分头把部队32匹骡马拉回家精心饲养。原马坤乡的韩家湾团支部8个团员,坚持每天烧开水送到炮兵阵地;6个女团员每天为部队指战员洗衣服。中小学校的广大师生,自动组织起来,在通往“两山”前线的交通沿线设立了20多处拥军茶水站,供将士饮用。有的在结婚的当天就带领民兵为前沿部队运送弹药;有的冒着敌人的炮火,多次带领骡马运输队为前沿阵地送弹药、物资,利用空余时间为指战员缝补衣服;原天保乡南洞生产队杨德仙,时年已59岁,她家离边境线只有500多米,在1985年大年三十,煮好腊肉、买好酒硬要干部战士吃团圆饭,吃好后才准许回营;有战士生病,她就在家里做好鸡蛋面条,亲自送到床边;有一次得知部队有一个班要出去执行作战任务,就把家里仅有的24个鸡蛋煮熟,又买了两条香烟送给战士们。全县还有很多以亲人、母亲般的深厚感情,关心、支持、爱护子弟兵的事迹数不胜数。在“两山”战区,只要有部队驻扎的中小学校,师生们都会主动帮助人民子弟兵洗衣服,只要有部队野战医院的地方,各族群众都会主动慰问伤病员,每天都有好人好事,每天都有感动人间的故事发生。军爱民、民拥军的动人情景到处可见。各族人民在轮战时间长、参战部队多、支前任务重的条件下,始终支前热情高涨,支前力度未减,始终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把参战支前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都在不同的岗位上以不同的形式,做出了各自的贡献,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模范业绩。并以亲人、母亲般的深厚感情,关心、爱护子弟兵;以纯厚朴实的深情厚谊,以及大公无私的奉献之举,铸就了老山精神。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仅供交流参考)


地址:云南省麻栗坡县回迁楼 电话: 0876-3016212 电子邮件:ynmlpdx@163.com
Copyright © 2016 by  www.lss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老山精神干部教育网 中共麻栗坡县委党校 版权所有
滇ICP备1600210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62402000114号 技术支持:麻栗坡文软科技